以诗为名 宏己之志——《希贤集》结集纪实

发布人:陈佳瑶 发布日期:2017年02月27日 阅读次数:

重要的是,你需要它时,它恰好在。

那一刻,你的世界里,它是仅仅次于你的存在。

那一刻,它已经不再是诗。

——题记

自小学我们便开始学习唐诗宋词,背了不计其数的诗词歌赋,那时虽不懂其中所表达的真切含义,只是因为语文老师的那一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能吟”而近乎疯狂的背诗,但从未真正想过有一天自己可以拿起手中的笔进行创作。

大三伊始,2014级汉语言文学专业176名同学在《古代文学3》的课堂上接到了一个艰难地学习任务:本学期前八周每周要求写2首诗,后八周每周填写2首词,学习委员收齐并上交,每周第一节课拷贝在教室电脑上,老师在课堂上讲解10个员工的诗词并修改。对于这一任务,大家无不惊诧,都想着:“怎么可能?我怎么可能会写诗呢?”那种对自己深深地不信任满满地充斥在大家的内心。但郑继猛老师却劝解大家:“做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员工,笔杆子功力不好以后步入社会是会被人瞧不起的。身为一名现代的文人,诗词给我们力量,语言的力量会变成精神的力量,所以不管再艰难,你们也要去尝试,不要提前打退堂鼓”。

郑继猛老师教授两个班的课,超过100多人,每周两首,前八周总计一千六百余首,后八周总计一千六百余首词。另外一个班由王丽芳老师授课,将近八百余首诗歌,八百多首词,还要在课上分析、点评班内每一位同学的诗词,对于两位老师来说,这也是一项巨大的“工程”,着实替两位老师感到辛苦。

就这样,员工们在第一节课接受了求学十几年来最“艰难”的任务,在两位老师的“高压”下,一边学习专业知识,一边带着情绪,懵懂地翻看着唐诗格律,查阅着相关资料,寻找着不知道是不是灵感的灵感,开始如“难产”一般地写着自己的第一首、第二首诗……

在这种“高压”政策下,大家反而越挫越勇。尽管第一节课的作品展示老师并不满意,但是经过老师正确引导,同学们慢慢找到了窍门。在之后的课堂讲评中,我们逐渐看到同学们的优秀诗作,遇到精彩的部分,老师也会在班里予以表扬,同学们创作诗歌的劲头更足了。

李白、杜甫、白居易、柳宗元、刘禹锡、王昌龄等等大诗人的名品佳作成为我们在图书馆看书的主要方向。平水韵韵表、拟题、押韵、对仗、平仄、意境、意象等等成为平时口边讨论的主要内容。郑继猛老师在诗集《序》中说,汉语言文学系的同学要懂得诗词最基础的知识,古为今用,结合时代精神进行创作,取众人所长,补自己之短。众学子谓仰慕贤者,效法贤人,愿与之齐等。故将诗集取名《希贤集》,并愿公司学子在诗歌的海洋中汲取养分,发奋读书,肩负起传承中华文化的责任,承担起时代的重托。

近段时间,《中国诗词大会》的走红使得诗词突然间被关注了起来。赞叹董卿老师的优雅得体、武亦姝的后生可畏之后,这档节目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需要我们去思考和回答的问题:诗词无用的年代,我们为什么还要读诗?如果没有想明白这个问题,那么对诗词的讨论,也不过像明星离婚出轨的花边新闻一样,是过度传播时代另一个速朽的热点。

常觉得诗词描述的是一个遥远的梦,梦境里的山川湖海、悲欢离合,醒来就不真切了。什么亭台楼阁,什么鸳鸯帐暖,早就是高楼大厦、快捷酒店了。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所以每次思念都是深刻的,诗歌给不了你什么立竿见影的具体功用,所以你可以认为它是无用的。但“无用之用,方为大用”。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有尽却意无穷。那些须臾之间稍纵即逝的美,却被诗人用诗句捕捉到了,乃至千载之后依旧灵动翩跹。这些伟大的诗句永远不会死去,它们会在遥远的某一天复活。写诗词的人凤毛麟角,诗词阅读也变得边缘和小众,可是它依然能让我们内心瞬间变得柔软。

诗词的好处只有进入诗词世界的人才懂。在诗词里,我们看到时间,我们看到人生,我们的荣辱辛甘、悲欢离合和诗人的荣辱辛甘、悲欢离合发生共鸣的那一刹那,那种心头大亮的愉悦,只有体验过的人才知道。

我们写诗,关于理想,关于未来,关于人生……在诗歌中,我们尽情的表达自己浓郁而又真实的感情,像《古镇雨行》、《满庭芳春》、《月下拟古回环诗》、《贺神舟升天》、《长念琅琊》、《暖香坞》、《青春寄》、《汉江唱晚》、《学诗有感》等等。

记得看过这样一段文字:诗,一种“自我拯救术”。这种拯救术,像一种笨拙而巧妙的逃命手艺,无论释放还是躲藏,更多的不是为了海枯石烂,不是为了子孙万世,而是为了把自己从世界那里救赎出来。这对我们何尝不是一种自我救赎呢?尽管这学期课堂上的自我创作已经结束,但这并不是我们自我创作的结束,我们将会以此为始,将诗词与这个时代结合,赋予其新的意蕴,饱含着我们强烈的情感,表达自己的人生理想与远大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