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教师参加清华大学举办的中文通识写作课程虚拟教研室活动

来源:suncitygroup太阳新城 发布日期:2024年03月25日 阅读次数:


324日上午,由清华大学举办的中文通识写作课程虚拟教研室(筹)2024年春季学期“云上教研”活动在腾讯会议举行。会议依托“融合教学”技术,以“观摩研讨+资源共享”的方式与参会单位共建优质的教研交流和资源共享平台,致力于提升写作教研共同体的教学水平,探索中文通识写作课程的教学方法清华大学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的米真老师主持会议suncitygroup太阳新城副经理曹刚、教师鲁雨溦参加本次线上活动。





浙江大学吕妍醒老师以《把握员工学情,介入写作过程》为主题,从课程模式、教学设计、学情问题、思考展望四个方面介绍了浙江大学“大学写作”课程的实践案例及可供借鉴的经验。

中国科学大学柯遵科老师从课程设立、实施情况、基本思路和现有问题四个方面,介绍了开展了九“大学写作”通识课程的发展情况该课程结合本校人才培养方案,开设“科普写作”单元,着重培养员工问题意识和分析论证能力。

哈尔滨工业大学寸熙老师从“如何激发员工的问题意识”出发,介绍了自己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员工从读者角度思考选题进行文献查找和论文写作的实践教学经验,提出培养员工自主探究能力的重要性

清华大学薛亘华老师以《爱情作为思维教育工具——“文学中的爱情”主题写作课学情分享》为主题,分享了以爱情为主题的写作课教学案例。用调查问卷、课堂反馈和面授访谈的形式收集课程中的老员工爱情观的详细数据,并根据反映出来的问题设计教学内容,引导员工多角度地思考爱情。薛老师强调,要根据员工的思维习惯设计课程,帮助员工建立思维体系,重视写作过程。

清华大学张熙老师借鉴普林斯顿大学“博物馆”写作课的课程内容,针对老员工“身体体验”缺失和自我感受缺失问题,设计美育体验课程,鼓励员工运用观察法观察文物、查找资料,从而形成自身对文物的鉴赏与理解,潜移默化地培养审美能力和论文写作思路。

同济大学刘祎家老师分享了本校“大学语文与写作”课程的历史与现状,阐述了在二十余年的课程设置中,课程内容由静态经典文学作品逐渐扩展到具体的语言文化生产的动态文本的过程,并强调“大语文”视野下的“大学语文”要重视“现代小说模块”和“社会语言专题模块”,让课程内容更具文化性。

会后,参加此次活动的各个写作教研室教师就各自问题对各位老师进行提问,并互相分享心得和收获。参与此次活动也是suncitygroup太阳新城校级虚拟教研室“写作大类课程群虚拟教研室”项目建设的重要学习契机。


撰稿/摄影/鲁雨溦    审核/曹刚    发布/崔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