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19点30分,语言文字学学科组在2307会议室举办了第三届第二场“学术沙龙”活动。活动是学院本年度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与业务工作相融合、相促进的组成部分,由教师党员周海霞老师担任主讲,学科组赵桃、李婷、郭洪丹、盘珊君等教师参加了活动和研讨。
周海霞老师主要从历史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研究方法与程序、研究成效与局限、规律与启发等四个方面做了题为“历史语言学及其运用”的学术报告,报告着重结合汉语研究的实际,讲了历史比较法的研究方法和程序,并结合汉语方言的例子具体阐述了如何发现和确定语言的同源成分、如何确定同源语的对应关系和对应条件、如何确定各个语言所处发展阶段的先后,以及历史语言研究“共时的空间差异反映历时演变的不同阶段”的总方法论。报告指出,青年语法学派所提出的宣言“语音演变无例外,如果曾经支配过一个语言的规律有任何例外,例外一定另有原因”,对我们今天的语言研究仍然有激励价值。针对历史比较语言学不能解决的问题,报告还介绍了语言接触理论和阶曲线模型,提出阶曲线模型对判定语言关系词是同源语的遗留,还是语言接触的借用非常有参考意义。
随后,学科组教师围绕报告的相关概念、方法,以及对教学与科研的启发等进行了热烈讨论,为报告内容的延伸和夯实提供了有益意见。系主任李婷作了总结发言,并确定了下一场“学术沙龙”活动的主讲人,活动圆满结束。
撰稿/周海霞 摄影/赵冬名(员工) 审核/朱云 发布/崔瑜